The Daily調查:疫情是否改變美國大學生的求學計劃?

  據(jù)QS發(fā)布的留學意向調查,今年突發(fā)的疫情,推遲了很多學生的出國留學時間,但并未影響留學計劃,只有7%的人確定取消留學計劃,其余絕大多數(shù)學生依舊會繼續(xù)出國求學,深造自己。

  另外,對于上半年受國外疫情影響,選擇回國的中國留學生,隨著秋季學期開學,他的求學計劃也受到影響。根據(jù)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詢)數(shù)據(jù)顯示,46%的留學生在不影響學業(yè)的前提下制定返校計劃。

  當然,疫情不止對異國求學的留學生產(chǎn)生影響,也改變著美國當?shù)氐拇髮W生求學計劃。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們對下一學年的計劃,斯坦福The Daily在9月份調查了500名本科生2020-2021學年的計劃。

  盡管這500名受訪者并不能反映出所有大學生的決策,但在維度上十分接近。例如,30%的受訪者是高年級學生,20%是大三學生,22%是大二學生。其中,16.1%是計算機科學專業(yè),8.3%是國際學生。

  秋季計劃

  在所有被調查對象中,約有82%的受訪者回答說,他們已經(jīng)在秋季展開了全日制課程,而且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差異很小。雖說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大部分學校都已經(jīng)步入正軌,但這個數(shù)字還是很讓人吃驚。

  此外,選擇gap的學生也各有不同。27%的大三學生因為疫情選擇gap,只有13.5%的新生決定休學一年,而只有17.7%的大二學生,以及20%的高年級做了相同的選擇。在所有同類人群中,大部分學生還是表示最期望回到學校上課,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其實這完全取決于每個人想要什么樣的教育經(jīng)歷,截然不同的校園體驗,促使大家對gap,遠程上課等做出不同的選擇。當然,課堂上與同伴一起或是和老師面對面交談是無可替代的,特別是對于那些還沒走進大學校園的同學來說。

  有些同學是以財務為基點去考慮該如何選擇,例如鑒于大流行的影響,普林斯頓大學等學校已經(jīng)開始降低學費,而斯坦福大學甚至增加了2020-21的學費。所以當受訪者們被問及降低10%的學費是否會增加入學的可能性的時候,有16%的人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盡管大多數(shù)人(57.1%)目前接受遠程教育,但其實很多人并不是在家中和父母呆在一起。其中,35%是與其他同學一起住在公寓中,這使得2021級的學生很有可能同樣住在校外的公寓中。

  這些學生們表示,他們最想念的還是校園生活,尤其是和朋友在一起的宿舍生活,這就導致很多人不得不尋找學校宿舍之外的地方,和朋友們重建“校園生活”這一體驗。

  另外,盡管仍有8.5%的學生住在校園內,但大多數(shù)學生(64.4%)表示,如果在以后的季度中有選擇的話,他們還是會決定返回校園居住。

  安全感

  令人吃驚的是,大家對社區(qū)傳播狀況的關注大于對個人健康的關注。由于covid-19的傳播,36%的學生對社會事件有所關注,只有10%的學生很在意自身健康,但另外69%的受訪者在某種程度上非常關注假設學生們回到校園后的狀況,例如covid-19在校園內傳播的可能性。

  與這些結果相一致,學生們也普遍贊成大學的防疫決策,即如果發(fā)生更嚴重的衛(wèi)生安全狀況,學校還是會對此做出決策。

  舉例來說,學生對COVID-19造成的個人風險的感知,預示著當他們的班級被邀請回到校園時,他們有可能被再次“送”回家。相比之下,只有19%的學生非常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會冒險返回校園。

  上面的熱點圖顯示了學生們對COVID-19的擔憂與返回校園可能性之間的負相關關系。但除了對安全感的擔憂外,如果給其個人返回校園的機會,則學生對有多少同齡人將返回校園的答案更感興趣。換句話說,只要有更多的同齡人這樣做了,他們才會更傾向于做相同的選擇。

  失去的校園生活

  騎自行車穿越Main Quad、在午夜的TAP吃零食、在宿舍里進行夜談、在上課的路上遇見老朋友、在圖書館自習、參加社團活動、在實驗室里搞研究、觀看校園賽事、結識新朋友...這些都是受訪者們無比想念的事情。

  他們喜歡在安全的空間里嘗試所有喜歡的事物,說實話可以遠離一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和不良好的家庭氛圍。而像是國際生們,則有將近兩學期沒有見過他們的好朋友了。所以,如果covid-19對學校造成了某個數(shù)字的損失,那這場大流行也給學生們帶來了無法量化的損失。

  不過一位受訪者寫道,“地方力量”很有價值,周圍的人和事可以激烈著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更深入地參與,更頻繁地思考,并且正在失去的東西更能讓他體會到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意義,而不僅僅是一個在線上學習的大學生。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