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低齡留學,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選擇

  新加坡從一個小漁村迅速成長為亞洲領先的國家,離不開它的教育體制。新加坡是低齡留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這里不管是“硬件”的教育條件,還是“軟件”的生活環(huán)境都有著各種適合孩子成長的優(yōu)勢。

  新加坡低齡留學優(yōu)勢

  國家安全指數(shù)高,雙語環(huán)境有利于過渡

  美國咨詢公司蓋洛普發(fā)布的2018年《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中,新加坡整體的法律與秩序指數(shù)高達97分。新加坡政治、經濟形勢穩(wěn)定,教育基礎設施完善,生活環(huán)境環(huán)境優(yōu)美,安全環(huán)境較好。

  另外,新加坡人有四大種族(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和歐亞混血族),其中華族占70%,大家和睦相處,沒有種族歧視。新加坡的雙語環(huán)境以及多元文化有助于中國學生順利渡過適應期,這是其他國家不能替代的。

  教學理念先進,教學質量名列前茅

  新加坡政府重視教育,每年投入6000萬新元的教育經費,將人才視為國之重器。新加坡采用英國或美國的教育體系,且與英美名牌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企業(yè)家精神。

  新加坡小學的教育質量不錯,其學生在國際數(shù)學和測試中持續(xù)名列前茅。PISA2018公布: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qū))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中國四省市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shù)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qū))第1的好成績,新加坡學生取得第二。

  留學資金花費少,陪讀可合法工作

  簽證通過率高,一般3-6周拿到簽證。在新加坡小學留學的費用相對而言比較低,僅為英、美等國的3/5左右。入讀公立學校還有機會申請到高額獎學金及高達80%的助學金。

  另外,新加坡允許母親、外婆或奶奶陪讀,期間母親可申請全職或兼職工作,收入可以支付母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不能在新加坡長住的母親,可隨意進出新加坡,探望孩子非常方便。

  “黃金跳板”較國內申請名校更容易

  新加坡素有留學的“黃金跳板”之稱,在新加坡讀中小學以后會比直接從國內申請世界名校更容易,在新加坡學習1-2年后,留學生可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繼續(xù)深造。本科用時大概2-3年時間,省時省錢,可盡早融入社會深造。

  新加坡幼兒園

  新加坡非常重視幼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提倡老師要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特點和潛質,加以引導和激發(fā)。同時,老師還要教給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際學生可選擇的新加坡幼兒園共分三種類型:公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國際幼兒園。本地學生可以選擇半天制,上午或下午在幼兒園學習和玩耍,但國際學生都是全天制,即早上7點-晚上6點左右。

  幼兒園入學不需要參加考試,3至5歲的孩子可以直接申請,即使是家長不在新加坡工作也沒有新加坡身份的小朋友也可以來新加坡讀幼兒園。

  新加坡小學

  新加坡小學反對應試教學,注重挖掘學生潛力并培養(yǎng)他們課外學習的興趣。新加坡的小學分為公立、私立、國際學校三種,每年1月左右開學,學生年滿6周歲可以申請入學,學制6年。

  其中公立學校不僅有著高水平的教育品質,收費還非常低廉,新加坡公民基本零費用就讀,而國際學生的費用也相對便宜。

  6歲以上和7歲以下的兒童,可以免試入讀新加坡小學一年級。

  7歲以上12歲以下的國際學生,可以進入新加坡的小學二年級到五年級。但需要通過AEIS考試,然后政府將根據(jù)就近原則安排他們入學。

  新加坡中學

  新加坡政府中學分為四年制與五年制,學生通過新加坡小學離校考試可以升中學。根據(jù)小學離?荚嚕≒SLE)的成績,學生們將被分到不同的中學和源流當中,包括快捷(Express)(包括一些學校所提供的綜合課程IP)、普通(學術)(Normal Academic)或普通(工藝)課程(Normal Technical)。

  國內初一或初二在中國學習的學生可以參加AEIS考試,然后進入新加坡的初中。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