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來港易」正式開啟,內地赴港免隔離申請攻略!

  由昨日(9月15日)起,身處廣東省和澳門的非香港居民人士,只要符合“來港易”計劃的所有指定條件,可在入境香港時獲豁免強制檢疫安排。


  *圖片來源:govhk ▎

  關于「來港易」計劃最詳細攻略,看這里!

  - 每日2千個免檢疫入境名額 -


  計劃實施初期將設有名額

  ● 經深圳灣口岸入境香港:每天名額1000人

  ● 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入境香港:每天名額1000人


  - 申請預約名額資格 -

  任何非香港居民人士在入境香港當天或當天之前14天(不包括該人士在內地或澳門當地根據當時的要求而須完成的強制檢疫期)不曾到過香港、廣東省或澳門以外的其他地區(qū),以及任何載列于「回港易/來港易計劃暫不適用風險地區(qū)名單」的地區(qū),可透過「來港易」計劃的網上系統(tǒng)預約入境香港名額。

  ● 申請人必須為年滿18歲,并可為最多不超過三名的同行非香港居民人士提出申請

  ● 至于18歲以下的非香港居民人士,則須由其家長或監(jiān)護人申請預約,并提供所需的個人資料。


  - 來港前網上預約 -

  無論是選擇經深圳灣口岸或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來港的非香港居民人士,都必須先透過「來港易」計劃的網上系統(tǒng)預約名額。

  網上預約系統(tǒng)將由9月15日零時起開始接受申請,并會在往后每星期三的零時開放下一輪的預約名額以供申請。名額會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


  在申請有關名額所需資料:

  ● 姓名

  ● 性別

  ● 出生日期

  ● 用作入境香港的有效旅行證件號碼

  ● 可在內地或澳門接收短訊服務的手提電話號碼

  ● 指定的來港日期及管制站(即深圳灣口岸或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 病毒檢測安排 -

  成功取得預約名額的人士須預留充足時間,到廣東省或澳門內任何一間獲粵港/港澳兩地政府認可的醫(yī)療檢測機構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RT-PCR)核酸檢測,而該檢測樣本需在入境香港當天或當天之前3天之內,取自相關來港人士,以確保過關時持有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檢測結果的有效期由采集樣本當日起計后的3天(例如在2021年9月19日取樣本的檢測結果至2021年9月22日有效)。


  相關的醫(yī)療檢測機構會將接受檢測人士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上載至「粵康碼」或「澳康碼」系統(tǒng),以作為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 來港程序 -

  成功取得預約名額的非香港居民必須按預約的指明日期和指定出入境管制站入境香港。

  入境時須出示:

  ● 網上預約時使用的有效入境香港的旅行證件(例如往來港澳通行證、前往港澳通行證、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居民身份證、以及其他護照或旅行證件)及簽注/簽證/進入許可;

  ● 成功預約名額的證明(電子版本或打印版本)

  ● 有效的RT-PCR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為加快過關時間,當局建議大家在到達管制站前,應將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透過「粵康碼」或「澳康碼」的「轉碼」功能傳送到衛(wèi)生署電子健康申報系統(tǒng),并填妥及提交電子健康申報表。

  「轉碼」的使用指南詳情:

  由「粵康碼」轉換至衛(wèi)生署電子健康申報表步驟:


  由「澳康碼」轉換至衛(wèi)生署電子健康申報表步驟:


  如果符合所有指定條件,會獲發(fā)「來港易」綠色二維碼,并會獲準豁免14天強制檢疫進入香港。


  而未有「轉碼」的人士則須帶備有關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的紙本報告,在入境香港時供相關人員檢查。

  注意啦!如果在「轉碼」后所獲取的「來港易」二維碼是其他顏色(例如粉紅色),則代表有可能未符合所有指定條件,來港后可能須接受強制檢疫安排。


  抵港后,大家須在第3天、第5天、第9天、第12天、第16天及第19天(如仍身處香港)到社區(qū)檢測中心或認可的本地醫(yī)療檢測機構接受強制核酸檢測(第19天的檢測必須在社區(qū)檢測中心進行)。


  - 建議下載【安心出行】 -

  當局亦建議,抵港人士在出發(fā)前先下載「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


  - 重新入境廣東省或澳門 -

  由于疫情關系,現(xiàn)在香港跟內地還沒有雙向通關,所以從香港返回廣東省或澳門時(獲豁免除外),仍須接受兩地當時適用的檢疫安排,因此大家要留意粵澳最新檢疫安排,并作出相應準備。


  另外在同一天,根據香港大學官網信息,港大經管(商)學院于9.15正式開放22fall全部專業(yè)申請!,終于等到了!

  在今年的22fall申請中,港前三的部分商科專業(yè)早在7、8月份就開放申請了。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都更是在9月1日開放了所有專業(yè)的申請!

  至此,港前三的商學院全部已開放申請!申請港前三商學院的同學們可要抓緊時間了。


  港大同時宣布:不接受雅思/托福(家庭版)以及不設置面試。



  - 港大商學院申請的特點 -

  分輪錄取模式

  在今年的22fall申請中,港大采用的仍然是分輪錄取制。

  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在截止時間前提交申請就一視同仁。商學院仍然保持慣例,優(yōu)先考慮早期申請的學生,也就是說越早申請機會越大!

  強烈建議想要申請港大的友友們提高速度,盡快提交申請和證明文件。


  目前港大商學院的全日制授課型碩士,第一輪申請的截止日期絕大部分都在2021年10月19日,也就是34天后。

  在截止日期后的1個月左右,學校將會陸續(xù)給出錄取結果。沒收到錄取結果的同學也并不是直接被淘汰,而是直接進入下一輪繼續(xù)審核。

  也就是說,如果申請的早,你甚至能夠擁有兩次審核機會,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你的錄取機會。

  推薦信網推

  以往港大商學院的推薦信,都是由推薦人直接將文件發(fā)送到指定郵箱,并不涉及到一個和學校的交互過程。

  但是今年改為和申請美國一致的網推,學校會通過網申系統(tǒng)直接發(fā)出reference request到推薦人郵箱,推薦人需要點擊鏈接進入系統(tǒng)完成填寫。

  高額占位費

  香港的院校一直秉承著“你要來就快點決定”的態(tài)度,因此一旦申請成功,港校都是需要盡快繳納交高額占位費的!

  一般都是學費的30%-50%,而且留位費不能退,只能轉為學費。

  商學院開放專業(yè)的截止時間以及申請語言要求

  - 工商管理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1月26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6.5,各項均分不低于5.5

  *目前官網未給出具體要求,建議GMAT680+,并擁有2年及以上的全職工作經驗。

  - 經濟學 Economics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 6 分,單項不低于 5.5

  - 會計學 Accounting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 6 分,單項不低于 5.5

  *具有良好 GMAT/GRE 成績或擁有商業(yè)學士學位或具有會計相關工作經驗的候選人將被優(yōu)先考慮。

  - 金融學 Finance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 6 分,單項不低于 5.5

  - 金融技術 Financial Technology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 6 分,單項不低于 5.5

  *具有計算機科學、工程、數學、物理、統(tǒng)計學或科學技術相關背景的候選。

  - 全球管理 Global Management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 6 分,單項不低于 5.5

  - 商業(yè)分析 Business Analytics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 6 分,單項不低于 5.5

  - 市場營銷 Marketing -


  申請截止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申請語言要求:

  托福:不低于 550(筆試)或 80(網考)

  雅思:總分不低于 6 分,單項不低于 5.5

  目前港大商學院的全日制授課型碩士,除了工商管理專業(yè),其他專業(yè)第一輪申請的截止日期為:2021年10月19日。

  預計2022Fall的港校申請難度競爭將比較激烈,大家一定要提前規(guī)劃,盡快申請,別錯過了最佳時機!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