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韓赴華人員健康碼申領和登機前檢測最新規(guī)范

  根據(jù)國內最新要求,自2022年7月1日起,自韓赴華人員的檢測和申領健康碼一般流程為:

  1、登機前48小時內、24小時內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采樣,2次檢測需間隔24小時以上,且在不同機構、采用不同試劑進行。

  2、憑第1次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申請藍碼。

  3、乘機前將藍碼和2次檢測陰性報告出示給航司查驗。

  ★全韓所有合法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均予認可,包括電子版、紙質版、電郵、短信等,無格式或語言要求,但內容中必須標明申請人姓名和護照、生日等信息和采樣時間(具體到小時)。

  ★有既往感染史人員須進行2次痊愈確認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以上),結果均為陰性可預訂14天后的航班。

  ★搭乘7月1日航班的乘客按照新規(guī)或舊規(guī)檢測均可。

  上述調整系根據(jù)疫情形勢、病毒變異特點等多種因素所做安排。請您本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tài)度,繼續(xù)做好行前個人防護,自覺進行自我健康監(jiān)測(不填表),避免出現(xiàn)登機前檢測陽性影響行程,或入境后造成疫情輸入。如當?shù)匾咔楹妥皂n赴華輸入病例出現(xiàn)明顯反彈,相關檢測要求可能再做動態(tài)調整。

  詳細要求如下:

  一、通用要求

  1、登機前48小時內進行第1次核酸(PCR)檢測(航班起飛時間-2天),以采樣日期(Time and Date of Specimen Collection)起算(例如:7月4日航班,最早可于7月2日采樣)。

  注意:全韓所有合法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均予認可,包括電子版、紙質版、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但內容必須標明申請人姓名和護照、生日等信息和采樣時間(具體到小時)。

  如您找不到可進行登機前檢測的機構,可參考附件中的機構名單。

  2、申領健康碼

  3、登機前24小時內(起飛時間-24小時)進行第 2次核酸檢測。第 1 、2次檢測采樣時間須間隔 24 小時以上,且在不同機構、采用不同試劑進行(有關試劑種類請向檢測機構自行確認)。

  4、乘機當天將藍碼和2次檢測陰性報告出示給航司查驗,合格后可辦理值機。

  二、有感染史人員

  1、痊愈確認檢測:進行2次核酸檢測,采樣間隔至少24小時。結果均為陰性的,可預訂14 天以后的航班(計算方法:第2次采樣日期+15)。

  2、按上文“一、通用要求”完成48小時內檢測、申領健康碼和登機前檢測。申請健康碼時,除通用要求中的材料外,請同時上傳2次痊愈確認檢測的陰性報告。

  3、全流程參考:7月1日、2日分別進行2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可預訂7月17日及以后航班。其他要求和普通乘客相同。

  4、如任一PCR檢測結果為陽性,請從痊愈確認檢測開始重新履行全流程。

  三、密切接觸者

  1、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癥狀出現(xiàn)前2天開始,或無癥狀感染者標本采樣前2天開始,與其有過近距離接觸但未采取有效防護的人員為密切接觸者。如申請健康碼時密接已超過7天,如實填寫即可正常申請并通過。

  2、赴華前7天內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請進行5天自我健康監(jiān)測,期間無異常的,請按“一、通用要求”完成行前48小時內檢測、申領藍碼和登機前檢測。

  3、有疑似癥狀或核酸檢測結果為“不確定”(Indeterminate)者,請參考密切接觸者辦法辦理。

  四、來韓中轉人員

  目前韓國機場中轉區(qū)無法進行相關檢測,確需經韓中轉赴華人員,請事先辦理韓國簽證,入境進行檢測,憑中國駐始發(fā)國使領館審發(fā)的第一程健康碼、韓國出入境事實證明或入境小條和其他必要材料申請。

  五、注意事項

  1、請認真閱讀本通知,對照自身情況預做充分準備。如來不及做檢測并取得證明,請調整行程計劃。

  2、領取檢測證明時,請注意檢查是否標明申請人姓名、護照、生日等信息和采樣時間(具體到小時)。

  3、中國駐韓國使領館審核健康碼時間為每天9:00-21:00(含節(jié)假日)。每天20時以后提交的申請,原則上將于次日早9時起審核。請搭乘10:00以前早班飛機的乘客,于航班前一天20:00前申請。乘坐其他時段航班乘客,請在航班起飛前至少提前5小時申請。為避免耽誤您的行程,請在材料齊全后第一時間上傳。

  4、3周歲(含生日當天)及以下兒童無需檢測,但必須申請健康碼(綠碼),由監(jiān)護人代為填報并上傳兒童護照/旅行證資料頁。如兒童曾確診感染,需進行2次痊愈確認PCR檢測(間隔24小時),結果均為陰性的可憑此申請綠碼,無需等待14 天,亦無需48小時內檢測和登機前檢測。

  5、通知中需個人自行申報的內容(既往感染史、密切接觸經歷等)請務必如實填報。未按要求申報赴華后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刑法》,可能被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