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明起步雖然很晚,但是近代對世界文化貢獻良多?茖W家如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等。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yī)學獎。德國是導彈、火箭的發(fā)源地,也是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的創(chuàng)始人馮·諾依曼的祖國。
德國官方語言是德語,屬于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19世紀在德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chǎn)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這是馬克思親自創(chuàng)建的,第一國際也產(chǎn)生于德國。馬克思逝世后,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部分人放棄階級斗爭,走議會路線,被列寧抨擊為“修正主義”,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了第二國際,德國是歐洲第二國際的大本營。由此可見德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傳統(tǒng)極為深厚。
20世紀30年代,在希特勒策動下,德國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發(fā)源地。
德國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它和法國《拿破侖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
哲學
德國哲學史上影響深遠的人物有庫薩的尼古勞斯(Nikolaus von Kues)、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叔本華、尼采、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德國是許多重要哲學流派的發(fā)源地,如德國唯心論,以及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以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提出的批判理論是20世紀重要的哲學理論,哈貝馬斯是法蘭克福學派的繼承者和當代德國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文學德語文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的代表人物如詩人福格爾魏德的瓦爾特(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德國最杰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多位文學家在20世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們是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保羅·海澤(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馬斯·曼(1929年)、赫爾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げ疇枺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音樂
德國是音樂家的搖籃,為古典音樂貢獻了多位世界級的音樂家,包括巴赫、古典主義音樂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貝多芬。其他世界知名的作曲家還有亨德爾、克拉拉·舒曼、羅伯特·舒曼、瓦格納、勃拉姆斯、理查德·施特勞斯、泰勒曼、馬克斯·雷格(Max Reger)、奧爾夫、興德米特、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和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等。
博物館德國擁有超過6000家博物館,其中包括私人展覽、公共展覽、宮殿和花園。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紐倫堡的日耳曼國家博物館(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擁有從史前史、古代史一直到現(xiàn)今的最重要文化和藝術收藏之一,而柏林則憑借博物館島及其它不計其數(shù)的世界級博物館構成了博物館業(yè)的重心。
科學
德國的科學研究和教學機構包括綜合性大學(Universität)、工業(yè)大學(或稱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和應用科學大學(Fachhochschule),綜合性大學和工業(yè)大學擁有博士學位和大學任教資格的授予權。絕大多數(shù)德國大學是國立大學,但是大學的科研經(jīng)費則由第三方資助,如德國科學基金會及其他基金會和企業(yè)等。
德國還擁有許多發(fā)明家和工程師,例如歐洲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者古騰堡,蓋格爾計數(shù)器的發(fā)明者蓋格爾(Hans Geiger)和全自動電子計算機的發(fā)明者康拉德·楚澤(Konrad Zuse)等。本生完善了科學實驗室常用的高溫加熱工具本生燈,齊柏林伯爵發(fā)明了齊柏林飛船,是人類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多位德國科學家為汽車的誕生做出過革命性的貢獻,奧托發(fā)明了內(nèi)燃機,狄塞耳發(fā)明了柴油引擎,戴姆勒發(fā)明了第一臺快速運轉(zhuǎn)的點燃式發(fā)動機和第一輛四輪汽車,本茨是汽車工業(yè)的先驅(qū)。此外還有電子工程的創(chuàng)立者和西門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西門子,火箭專家和宇宙飛行的先驅(qū)沃納·馮·布勞恩,完成了人類第一次滑翔飛行的航天界先驅(qū)奧托·李林塔爾(Otto Lilienthal),以及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 許多著名數(shù)學家誕生在德國,包括亞當·里斯(Adam Riese)、貝塞爾、戴德金、高斯、希爾伯特、埃米·諾特、黎曼、魏爾施特拉斯、約翰·繆勒和萊布尼茨。
其他重要的科學家還有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特奧多爾·蒙森、羅伯特·科赫和馬克斯·韋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