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與中國的差異介紹

  立思辰留學360介紹,芬蘭學制與我國類似,國民義務教育九年,學童七歲入學,高中分普通中學或職業(yè)學校,均為三年,高等教育機構分大學與工專,正常情形高中或高職畢業(yè)通過會考,十九歲進大專院校。大學提供學士、碩士、執(zhí)業(yè)證書、博士四級學位;工學院提供學士、碩士兩級學位。工學院畢業(yè)后可進入大學完成更高級的學位。芬蘭的大學教育極為發(fā)達,實行全民免費教育,大學、工學院除免除學費、芬蘭政府給每個在校大學生的補貼每年為35,000芬蘭馬克,按此數(shù)額給大學支付費計劃的學生亦享有同等待遇。各大專院校外國學生大多視同本國學生,免學費,僅繳學生會會費(包括保健費),自行負擔生活費。芬蘭學生雖然免學費,但大學生多半工半讀,十年才念完大學取得碩士者比比皆是。芬蘭各大學為推行“教育國際化”,目前已開始在各大學開設以英語為教學媒介的各科課程。

  留學芬蘭:要學會“自主式勤奮”

  芬蘭人素來有“懶人”之名,不得不承認,在芬蘭如此高福利的國家你不能期望每個人都跟中國人一樣吃苦耐勞。然而就是在這個“懶人”之國,許多中國留學生卻學會了有別于“被逼式勤奮”的“自主式勤奮”。在芬蘭的大學里,學生剛剛結束開學“指導周”的學習,就被告知需要提交一份學習計劃。學習計劃并不奇怪,在國內也經(jīng)常制定,但沒想到的是,老師不光在會上提了要求,還影印了一份答卷式的學習計劃,人手一份。這份答卷式的學習計劃涉及各種細節(jié)問題,比如你認為自己在英語語言學習方面有什么計劃,芬蘭語方面有何欠缺,還有必修和選修有哪些選課計劃,末了還要提出每學期及每學年階梯式的目標,并且老師再三叮囑要 “keep it”。

  芬蘭教育原則“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世界經(jīng)合組織對來自43個國家的15歲年齡段學生的能力進行評估,評估報告表明,芬蘭總體排名居于榜首。愛爾卡?特魯能說,這得益于芬蘭的“無差別教育”,“公平”是芬蘭教育的原則。芬蘭的“教育公平”不是嘴上說說的“公平”。芬蘭的學生不需要擇校,因為每個學校之間的差距都非常小。但這并不是說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是一模一樣的課程和教育。芬蘭教育部介紹,他們只提供一個課程設計的總體框架,具體上什么課,用什么教材,怎么教,學校和老師有充分的自由。他們從來沒有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排名制度,沒有學校監(jiān)督系統(tǒng),老師和學校得到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在芬蘭,教師是最受歡迎的職業(yè)之一。芬蘭教育部介紹,他們要求所有教師都必須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即使這樣,芬蘭每年只有15%的申請者有機會成為老師。想當老師要經(jīng)過重重面試,考察內容包括是否具備教育熱忱、宏大視野等。老師的待遇雖然并不是很高,但是很受尊重。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