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US.News搶先發(fā)布,后有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緊隨其后。幾大世界大學排名之間的隱形“較量”從未缺席。
剛剛!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gòu)QSQuacquarelliSymonds正式發(fā)布了2026QS世界大學排名!
本次排名覆蓋10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0余所高等教育機構(gòu),反映出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
排名方法論
這兩年,QS對排名方法進行了很多改變。去年,不僅對學術(shù)聲譽、雇主聲譽和師生比三項現(xiàn)有指標的比重進行了調(diào)整,還新增了三項全新指標:國際研究網(wǎng)絡、就業(yè)成果、可持續(xù)性。
今年,根據(jù)QS官網(wǎng)信息,又將新增一項新的指標,叫國際學生多樣性(InternationalStudentDiversity,ISD),是原指標國際學生比例的演變,或者說升級。
原指標只需要關(guān)注留學生的比例就可以了,而新指標看的是學校留學生國籍地區(qū)的多元化。比如同樣有1000個學生,其中500名留學生,來自10個國家或者20個國家,在這項指標的得分可能就天差地別。
圖源:QS官網(wǎng)
不過ISD這一項指標作為非加權(quán)指標(占比0%),暫不影響總分,2026最終的排名指標和去年相差不大:
排名亮點
麻省理工學院連續(xù)第14年摘得Top1的桂冠,緊隨其后的是帝國理工學院,延續(xù)了去年的戰(zhàn)績;
斯坦福大學進步3個名次,力壓哈佛和牛劍,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績;
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各下降1個名次,分別位居第4、第5和第6;
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加州理工學院都和去年的名次相同,高居Top10。
美國
本次排名中,美國共有26所高校進入全球前100,15所進入世界前50。
MIT連續(xù)14年保持霸主地位,斯坦福排名第3,哈佛大學排名第5,加州理工學院也穩(wěn)居TOP10。
此外,還有多所院校相比去年排名有所提升:
芝加哥大學(第13名,上升8名)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第24名,上升8名)
西北大學(第42名,上升8名)
布朗大學(第69名,上升10名)
波士頓大學(第88名,上升20名)
英國
今年英國大學在全球TOP5中占據(jù)2個席位,相比去年減少了1所;共有17所高校躋身TOP100,雖然總數(shù)和去年持平,但排名變化相當大。
其中有10所院校排名相比去年有所下滑:
牛津、劍橋均比去年下滑一位,位居第四、第六;
愛丁堡下滑7個位次,排名第34;
曼大下滑1位,排名35;
倫敦政經(jīng)、華威分別下滑了6、5個位次,排名第56、第74......
另外,謝菲爾德、諾丁漢、倫敦國王學院則上升明顯,倫敦國王學院上升9名,位居第31位;謝菲爾德上升13名,排名第92,總算躋身TOP100;諾丁漢上升11名,排名第97位。
澳大利亞
去年排名集體暴漲的澳洲高校,今年則集體下滑,僅一所微漲。
墨爾本大學下滑6個位次,排名第19;新南威爾士下滑1位,排名第20;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下滑2位,排名第32;昆士蘭大學下滑2位,排名第42;悉尼科技大學下滑8位,幅度最大,排名第96。
西澳、阿德萊德排名與去年一致,分別為第77、第82;僅蒙納士排名上升1位,位居第36。
新西蘭
新西蘭方面,奧克蘭大學是唯一進入前100的高校,排名第65。
加拿大
本次排名中,加拿大上榜數(shù)量和往年持平,名次變化也不大,共4所大學躋身TOP100,3所位居前50。
其中,多倫多大學位列第29名(下降4位);麥吉爾大學,位列第27名(上升2位);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位列第40名(下降2位)。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這邊在全球Top100中占據(jù)5個席位,其中:香港大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1。在全球擁有5所或更多上榜高校的地區(qū)中,香港高等教育體系的提升幅度位居第二。
新加坡
新加坡在全球前15中占據(jù)2個席位,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全球第八名,南洋理工大學排名全球第十二名。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有1所高校進入百強,即馬來亞大學,排名第58,繼續(xù)領跑全國高校表現(xiàn)。
全球To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