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也是一個金融經(jīng)濟中心;中西文化交匯的地區(qū),推行先進的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并重,有著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事業(yè)上有更多的提升機會。
香港中文大學(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CUHK),簡稱中大或香港中大,是一所坐落于香港新界沙田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與香港大學為香港唯有的兩所綜合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CUHK),簡稱中大或香港中大,是一所坐落于香港新界沙田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與香港大學為香港唯有的兩所綜合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CUHK),簡稱中大或香港中大,是一所坐落于香港新界沙田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與香港大學為香港唯有的兩所綜合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唯一采用書院制度的高等學府。大學原有三所成員書院,分別為新亞書院(1949年創(chuàng)立)、崇基學院(1951年創(chuàng)立)和聯(lián)合書院(1956年創(chuàng)立)。
目前香港高校新教師的聘用,均采用合約制,一般是三年一簽。招聘教師一般都面向國際。到期后,根據(jù)本人教學與科研業(yè)績,校方經(jīng)過層層審核最后決定續(xù)聘還是解聘。
香港大學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多年來一直秉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提供卓越的師資及世界級的科研發(fā)展,致力培育社會領袖人才。
香港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也是一個金融經(jīng)濟中心;中西文化交匯的地區(qū),推行先進的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并重,有著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事業(yè)上有更多的提升機會。
港大在1969年便開設計算機中心,于1978年培養(yǎng)出首名碩士畢業(yè)生,1987年首名博士生畢業(yè),可謂香港計算機教育的奠基者及領導者。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俗稱:Hong Kong University),是一所擁有十大學院及一所獨立研究院的綜合型研究大學。
從最近幾年狀況來看,香港高校加大了招收內地生的力度,出臺各種便利措施以及獎學金計劃來吸引優(yōu)秀的學生前往就讀。而香港“留學跳板”的優(yōu)勢也吸引了很多希望日后能夠更順利地進入歐美名校繼續(xù)深造的學子前來就讀。
香港大學于1911年建校,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教研成績顯赫,校內有十名老師先后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港大長久以來肩負著香港、中國、亞洲及世界各地學術交流樞紐的重任,努力不懈為世界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yǎng)作出貢獻。香港大學為國際知名的高等學府,多次獲本港及
港大前身為創(chuàng)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醫(yī)書院,于1910年正式成立。港大最先成立醫(y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1916年12月港大舉行首屆畢業(yè)禮,有23名畢業(yè)生及五名名譽畢業(yè)生獲授學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成立于一九六三年,是一所高瞻遠矚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以“結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創(chuàng)校使命。中大的師生來自世界各地。于二零零七年,我們有教職員五千八百多人,本科和研究生共達二萬之數(shù),其中約三千人來自香港以外四十五個不同國家和
香港教育學院奠基於五所前師范教育院校的七十年承傳,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八大高等院校中,唯一專注師資培訓及專業(yè)發(fā)展的院校。一九九四年四月,香港教育學院正式成立,按照教育委員會在一九九二年的建議,合并羅富國教育學院、葛量洪教育學院、柏立基師范學院、
香港嶺南大學前身是位于廣州的嶺南大學,是在美國美北長老會海外差會同意下,于1888年創(chuàng)立的一所不隸屬于任何教派的基督教大學,名為格致書院。
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學院成立,接管原“香港工業(yè)專門學院”的校園及師資,開辦技術與實用科目文憑與高級文憑課程。1983年,獲批準開辦首批共5個學士學位課程。1986年,首屆哲學碩士生入學。1989年,獲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批準開辦首屆哲學博士課程。1993年,理工
香港科技大學培養(yǎng)的芯片專家張善鑾博士(1997年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本科畢業(yè)生,2002年同系博士畢業(yè)生),其研究論文在四年內曾三度被國際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舉辦的國際固態(tài)電路研討會 (又稱芯片奧運會) 所接受,得以在大會上宣讀論文。無論在內地和香港都是前所未有